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煲耳机时选择音乐需根据频段特点和测试目标进行搭配,以下是分阶段的推荐曲目及适用场景:
一、低频测试(0-18小时)
- 《渡口》(蔡琴):通过三次鼓声测试低频下潜深度和浑浊度
- 《达板城的姑娘》:以人声重唱段落测试中频层次感
- 《One I Love》:钢琴旋律可检验低频的延展性
贝斯类
- 《The Sinking》/《DEATH OF TITAN》:全频表现强,适合测试低频的爆发力
- 《粉红噪声》:专业白噪音碟片,模拟环境音效
二、中频测试(18-24小时)
人声类
- 《天堂》(腾格尔):男声层次分明,适合测试中频清晰度
- 《渡口》(蔡琴):中频人声与弦乐结合,可检验中频解析力
- 《阴天》(莫文蔚):粤语歌测试高频与中频的衔接
弦乐类
- 《月亮女神》(恩雅):新世纪音乐风格,适合高频纯净度测试
- 《卡农》(约翰·帕赫贝尔):古典音乐可测试中频的稳定性
三、高频测试(24-32小时)
钢琴类
- 《夜曲》(肖邦):钢琴旋律对高频细节要求高
- 《圣诞结》(陈奕迅):粤语歌高频部分易出现刺耳现象
合成器/电子类
- 《In the Air Tonight》(菲利普·加德纳):合成器音色可测试高频的延展性
- 《Bad Day》(丹尼尔·鲍伊):流行歌曲高频常伴随齿音或爆音
四、进阶测试(综合阶段)
风格覆盖:
交替播放不同风格音乐(如轻音乐、摇滚、爵士),逐步提升音量至80%-100%
音量控制:全程保持舒适音量(50%-80%),避免因突然增大音量损伤耳机
通用建议
优先使用CD机或高保真播放器,避免MP3等格式可能带来的音质损失
每2-3小时休息10分钟,避免听力疲劳
若需精准测试,可配合专业音频分析软件
通过以上分阶段测试,可有效提升耳机对高频、中频、低频的解析能力,使音质表现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