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什么在响了音乐教案

什么在响了音乐教案

2025-05-01 13:43:07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已认证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什么在响了音乐教案”的相关信息,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案主题与目标

主题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打击乐器音色的辨别、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目标

- 能够主动倾听音乐,分辨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如三角铁、木鱼、沙球等);

- 学习用自然声音模仿乐器音色,并在分角色演唱中准确切入(如“问”“答”“领唱”);

- 通过音乐游戏和创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与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自然声音模仿乐器音色,分角色演唱时准确切入;

难点:感受音乐强弱变化(如鼓点力度与小米粒跳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沙球、小鼓等;

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米粒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5分钟)

- 通过敲击乐器引发兴趣,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学生猜测乐器名称;

- 用猜谜语或象声词(如“叮咚咚”“沙沙沙”)加深对乐器音色的认知。

学习与模仿(15分钟)

- 聆听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 分角色练习“问”“答”“领唱”部分,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找准切入点;

- 用自然声音模仿乐器音色,如用“咚咚锵”模仿三角铁,“沙沙沙”模仿沙球。

游戏与创作(15分钟)

- 音乐游戏:

如“鼓上的小米粒”,通过敲击小鼓感受力度变化对声音的影响;

- 打击乐器创作:分组设计双响筒、三角铁组合,探索不同音色组合。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回顾今天学习的乐器音色和演唱技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

- 延伸活动:在音乐律动区提供打击乐器,供学生自由探索音色差异。

五、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听、模仿、游戏)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感知;

关注个体差异,对打击乐器音色辨别较慢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

可结合生活实际,如模仿动物叫声,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建议配合钢琴伴奏和多媒体课件使用,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