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外出就业是指什么

外出就业是指什么

2025-03-31 20:46:26
追梦寻缘
追梦寻缘已认证

追梦寻缘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外出就业是指户籍或常住地在乡村的劳动者,离开承包土地到非户籍地(包括城区)从事非农业产业劳动,并以工资收入为主的生活来源活动。根据搜索结果,其具体内涵和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基本定义

外出就业包含两种情形:

跨区域外出就业:

户籍在乡村的劳动者进入城区(如县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且常住地为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

跨县市外出就业:

户籍在乡村的劳动者进入其他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且常住地为该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

二、主要形式

包括劳务输出、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公民个人出境就业等。

三、适用人群与动机

人群特征: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多为农村劳动力;

动机:追求更高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或响应国家政策。

四、法律与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受派遣或雇佣合同约束,与境外雇主直接建立劳动关系;

法律保障:需遵守就业所在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同时受派遣方或我国劳动法的保护。

五、面临的问题

权益风险:部分人员可能面临工资拖欠、劳动保护不足等问题;

社会服务缺失:如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六、补充说明

外出就业不仅限于国内跨区域流动,还包括出国(境)就业,即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随着全球化发展,境外就业逐渐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一种选择。

以上内容综合了乡村劳动力转移、跨境就业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现象,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差异与人口流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