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陷阱是指用人单位以招聘就业为名义,非法牟利的活动。这些陷阱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以试用的名义廉价谋取毕业生的劳动力,试用期被无端延长,甚至试用期过后被辞退。
包括风险押金、培训费、置装费、建档费等。
如假承诺高薪等,实际上无法兑现。
如利用考试无偿占有程序、广告设计方案等。
打着同乡、同学、战友甚至亲戚的幌子,招聘你去工作,不签合同、不办手续。
要求你出资抵押、缴纳报名费和培训费,或将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收去。
只讲高薪,不讲具体工作,一旦应聘就让你去从事超重、超时、危险等工作。
有人“热心”与你办厂、经商、跑运输,从中取巧,或趁你不备携款外逃。
以为国外、外地企业介绍招聘人员为“业”,从中收取服务费后就逃之夭夭。
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而毕业生往往误以为自己应聘的是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
这些就业陷阱的共同点在于,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经验不足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榨取他们的钱财和劳动力。因此,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应保持警惕,仔细甄别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陷入这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