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科普  > 为什么经济学叫悲观经济

为什么经济学叫悲观经济

2025-05-14 20:13:58
星海幻梦
星海幻梦已认证

星海幻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经济学被称为“悲观经济”或“沉闷的科学”,这一称呼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托马斯·卡莱尔的讽刺:经济学这一称呼最早由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在1849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他批判了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认为这门科学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并将人类的统治者的职责简化为放任人类的职责,这种揭示和简化被卡莱尔视为“阴郁、孤独而且相当悲哀痛苦的科学”。

早期经济学家的悲观理论:

-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论》中,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呈几何级数,而粮食生产仅呈算术级数,最终将导致贫困、饥荒和灾难。这一理论被解读为对人类未来的绝望预言。

- 李嘉图的“收益递减”与分配矛盾:李嘉图认为,随着人口增长,土地等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地租上涨会挤压工人和资本家的利润,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经济学方法的“冰冷理性”:

- 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视人的社会性问题,过度追求效率和精确性,而忽略公平问题。例如,马尔萨斯主张“穷人应通过晚婚减少生育”,这种基于理性的政策建议显得缺乏同情心。

“其他条件不变”的预设:经济学家在构建理论时,常常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但这种假设在现实中很难成立,导致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显得粗糙和悲观。

现代经济学的转变与争议:尽管经济学逐渐转向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缓解市场失灵、促进增长和公平,但部分学者仍然认为主流经济学过度依赖数学模型,忽视生态危机或结构性不平等,导致其应对现实挑战时显得“无力”甚至“冷漠”。

经济学被称为“悲观经济”主要是因为其早期理论中的悲观预言以及经济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性化和冷静化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本身是悲观的,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试图更好地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