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初级会计中盈余公积的作用及分类如下:
一、主要作用
盈余公积最基本的作用是弥补企业亏损。当企业出现净亏损时,可用盈余公积进行抵补,避免因亏损导致资本不足。
转增资本
企业可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增加注册资本。例如,用盈余公积100万元转增资本100万元,此时盈余公积减少100万元,但留存收益总额保持不变。
分配利润
在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后,剩余的盈余公积可用于向股东分配利润,如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
二、分类
法定盈余公积:
按净利润的10%-15%提取,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等,具有强制性。
任意盈余公积:按公司章程或股东决议提取,用途较为灵活,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分配利润。
三、补充说明
留存收益构成:盈余公积属于留存收益的一部分,与未分配利润共同构成企业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可供分配利润 = 当年净利润 +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 - 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转入$$
特殊用途:部分资料将盈余公积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但现行会计准则已不再区分,均归为盈余公积范畴。
通过以上功能,盈余公积在保障企业财务稳定性和支持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