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1 08:18:17
精选答案
十二律 六律六吕的总称:按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是:黄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中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
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所谓调阳: 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
2025-04-01 08:18:17
其他答案
六律六吕是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的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五音:宫商角徵羽
六律,古代乐音标准名。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之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皆以此为准。
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区分开来,奇数
(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六律即黄钟、太蔟(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即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