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8 02:32:15
精选答案
记得上学的时候非常羡慕那些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人,他们总是学的更快,记的更多,在考试中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但是,现在的科学家却表示,人类的记忆是有局限的,在你学会东西的24小时内,记忆力是最牢固的,到第二天,你便会忘记了大部分,那么第三天呢?在几天之后,能够存留在你记忆中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这就是人类的忘记曲线,遗忘曲线由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H.Ebbinghaus研究发现的,他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这条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的研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人体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是循序渐进,通过这个曲线人们可以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等到互联网时代,就是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从脑海中调动记忆,好像变的更加不那么重要了。我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得知我们想要知道的任何信息。你的相片,声音,影像,文字资料等各种记录以及回忆信息都被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中,随时需要,随时调用,你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设备即可!(遗忘曲线小百科: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条曲线,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也就是24小时候,如不抓紧回忆复习一下,你就只会记得原来的25%的内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开始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比例大约在3成左右,一周后只记得全部内容的13%了,而乙组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了复习,一天后保留了98%的记忆内容,一周后也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多)人们已经吧记忆的复杂化繁为简,不需要记录详细内容,只需要记录存放的位置即可,所以人们往往记得信息要到哪里去获取,可是详细的内容却怎么样也想不起来。这是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外在记忆,它已经改变了大部分人的记忆方式,我们在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将一段信息,牢牢的刻录在自己的大脑当中。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也会让人类的记忆变的非常容易健忘。因为不经常使用自己的记忆,大脑会自动的将这些不必要的记忆消除。最关键的是,机器太久不使用会生锈,会坏掉,人类大脑以及各种身体器官都是一样的,经常不试用,这个功能就会退化,变得迟钝了。你会慢慢失去你对大脑掌握记忆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你觉得人工智,互联网科技,给人带了便利的同时,是否算是让人类披上了一件懒惰的厚大衣!这样真的会让后代越来越好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通过互联网,如今你还能记起多少过去的事情呢?
2025-03-18 02:32:15
其他答案
问题有点太笼统,不是人类会忘记以前的回忆,只是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会忘记以前的记忆。如果是真正在乎过得的人,一生都不会在你的记忆里消失的!
2025-03-18 02:32:15
其他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想过去的往事,只是自己在遇到困境和伤心事的时候,情绪比较低落,往往觉得自己想起某一个情景,还是很美好,但总觉得要一个完整的回忆,可怎么也想不起来。给个个人建议,希望你静下心来,慢慢的把自己一点点回忆写下来,也许写着写着就慢慢想起来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