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1:19:38
精选答案
秀才又称生员,是科举考试中读书人所取得的第一个功名,考取秀才之前的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统统称为:童生,四五十岁没有考中秀才的童生属于正常现象。
按照古代科举制度,每个府院试两年考三次,每次录取25人左右,平均每年37人。每个县5人。清代全国秀才十年合计三万余人,大致相当于说清代十年间全国秀才的人数保持在在三万余人。乾隆元年,丙辰思恩科广东乡试就有一万一千多人。但是这其中可能有部分是武学生员(即武秀长,简称武生)。因此当年参加广东乡试的文秀才多人难以说出准确数字。
2025-03-19 11:19:38
其他答案
我们以清朝为例,清朝当时的总人口大约为2亿左右,而秀才仅仅有46万人。古时候的科举考试竞争要比现在更加的激烈,科举考试没有年龄的限制,再加上每三年才开考一次,所以经常会出现老少同场的情景发生,其中一些老人早已满头白发,但即使这样最终未被录取也是常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