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1 17:10:34
精选答案
孩子一生中要接受各种教育,首先肯定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这是最基本的。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父母就扮演了老师的角色,教会孩子说话、吃饭等,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接着孩子会进入幼儿园,学习更多的必备知识。这时候孩子又会多一位老师,就是他在幼儿园的老师,在学校老师会协调好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时候家长就是孩子最舒适的港湾,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孩子会很开心的告诉家长,这是家长应该学会倾听,认真回应孩子的话语。再后来就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里的多,这时候学校的老师不仅要协调好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们,他们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家长应该管理好孩子在家的这段时光,安排他们适时入睡,按时上学。接下来就步入高中了,孩子离家时间越来越长了。学校里老师就扮演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而家长就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再之后升入大学步入社会,与父母见面的机会会更少,孩子做什么家长都会支持的,虽然有时嘴上说不行。这时候的老师,师傅给孩子更多的是指导意见。以上是我的见解。
2025-03-31 17:10:34
其他答案
个人觉得老师主要在学校扮演的传授先进知识的作用,因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老师们和学者采栽,编写,翻译古代的经典文学,还有国内外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的一些很重要的知识,学懂了会对将来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家长个人认为应该更多的教授他的生活起居的自理的能力,自己的事从小就要学会自己干,还有什么理财花钱的能力,还有鼓励学习的责任,家长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多上学,好处前期也许会少,但以后步入社会钱财方面绝对很稳定,知道有些家长希望早早步入社会能赚钱,两极分化会很严重,而且以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会更重视,早早步入社会不稳定性很高,万一跟坏孩子在一起玩怎么办,那是不是做家长的要跟着一起背锅,而且孩子们跟同龄人在一起以后步入社会也会有很多朋友,最佩服的就算是借钱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的父母,因为您不让他上学真是害了他,他以后就永远跟您一样没文化,这样不好吧,
2025-03-31 17:10:34
其他答案
教育从形式上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家庭教育主要来自于父母,学校教育主要来自于老师。
父母和老师分别在孩子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本人的理解简要说明如下:
1、小学阶段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充分说明了家长教育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在对人,对物,对社会形成初步的认知,对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父母有无可替代的责任。
作为老师,在小学阶段,是按照相应要求对孩子规范的进行知识的教育,思想的教育,习惯的培养等。
2、初中阶段
初中的孩子经过学前和小学六年的教育,对学习、事物、社会有了初步的认知,但还懵懵懂懂,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个社会更需要家校共育,培养孩子优良的学习、生活习惯。老师更注重于知识的教育,家长更侧重于德育教育。
3、高中以后
大部分孩子已达到成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具有了自己的人格意识,家长更多的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后勤支持、保障和关心,老师主要对孩子学习知识方面去培养,为国家培育更加优秀的人才,并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进行指导。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老师和父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不是孤立的简单的分工,而是密切配合,各有侧重,达到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最终目的。
2025-03-31 17:10:34
其他答案
【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互补的】
先给大家说个真实的故事吧。
我带高二班主任时,班里转来个父母离异的男生,这男生是跟爸爸一起生活的。
刚开学第二周的一天,这男生就旷课了。我给他爸爸打了几次电话,不接。一直到下午了,这个爸爸才接上了我的电话,但态度非常焦躁,说是他也不知道在哪里,让我别管了。我就说了这个爸爸几句,让他第二天最好带着孩子来学校,。
他们如约来了。原来孩子想学跳舞,爸爸不同意,于是就吵架了。我让他们好好商量专业的问题,别影响父子关系;同时要求家长,不管什么情况,孩子不来校,家长一定要请假,他们都答应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月,这男生还是照旧旷课,作业也不做,任课老师意见很大……我非常头疼,他父亲也表示没办法,我很生气这父亲的不配合。
12月初,这男生的妈妈出现了,让我一切和她说,她最起码会保证孩子不来校时提前请假。
这妈妈说到做到,这男生虽然继续旷课,但这妈妈也一定做到及时请假,我肩上的安全担子也轻了。
更难得的,是这妈妈劝服了她的前夫,允许孩子去学艺术。
从此后,这男生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也上心了,也不随便旷课了,也对老师有礼貌了……
我作为班主任,就时时地表扬他、鼓励他,还给他补习拉下的功课,并鼓励他多去找其他任课老师问问题……这男生的文化课成绩逐渐上来了。
今年高考,这孩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真是可喜可贺!
通过对这个男生的教育历程,我悟出以下经验:
1.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老师的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当家长的要积极配合老师管理孩子,不要把孩子安全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到老师身上。
3.当家长的要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正当诉求,从根子上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这是孩子实现转变的根本推动力。
4.当学生需要老师帮助时,老师要对这些出过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在学习上很快地赶上来。总之,给孩子信心和底气很重要。
这样,家长与老师的有力配合挽救了一个自我放弃的孩子,这对孩子本人、对一个家庭、甚至这个社会都是一件好事啊!
所以,在学生的教育中,老师与父母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与老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互补的。
2025-03-31 17:10:34
其他答案
孩子现在还小,等他们慢慢的张大了,自主意识的增强,叛逆也就越来越强,对父母的反抗就越来越厉害,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发脾气百害无一利。
即使孩子犯错,淘气,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忍住怒气,跟孩子一起想办法。
父母遇事冷静,会变通,孩子学到的也是这些智慧。
一切源于爱
智慧父母,幸福孩子
如果我们经常发脾气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越来越自卑,不愿意和爸爸妈妈沟通和交流。
当孩子犯错了或发脾气了,我们父母应该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多鼓励孩子。
孩子正在学习成长中,如果你经常总是对他发脾气,他也会有样学样,遇事首先也是用发脾气来解决。
2025-03-31 17:10:34
其他答案
父母主要是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注方方面面:
婴幼儿时期,需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
少年时期,需要教导孩子礼仪,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上学的时候,需要关注各方面的学习习惯;
青春期,需要进行思想工作,开导疏通;
遇到困难时,需要鼓励;
取得成绩时,需要表扬;
浮躁时,需要鞭策打压;
步入社会时,需要进行行业经验分享;
………
当好一个合格的父母真的不易,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真的需要付出很多。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成长,以自己的经验,引领孩子,少走弯路,快速认知社会。
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主要还是教授知识为主,以专业的身份出现,关注面会比父母窄很多。
一位优秀的老师,除了知识的教导之外,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应试技巧,钻研的精神,总结的能力,等等,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
一位卓越的老师,除了学习层面,要多管
"闲事
",关注孩子的价值观是否偏了,性格层面是否需要优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以后可能面临的问题,提早规划。
我即是一位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两种角色在逐渐模糊,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期待他们的成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又有点像对待学生,很严,规则性很强,少了一份慈父的感觉,多了一份师者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