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8 01:24:17
精选答案
一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居住用地共分为四类。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Plan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6)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2025-03-18 01:24:17
其他答案
两者的区别有,第一,一类生活区是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生活区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第二,一类生活区的建筑以独立式住宅为主,二类生活区的建筑以单元式住宅为主。
一类生活区和二类生活区怎么判断
生活区,即居住区、居住用地,是指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
居住用地主要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生活区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布局完整的用地,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不过随着用地供应日趋紧张,以后一类生活区可能将不会存在。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居住用地的人均指标为18-28m²/人,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居住规模和建筑层数不同,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也不同。
2025-03-18 01:24:17
其他答案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别
一、两者居住区内的建筑层数不同。
1、一类居住区:小区内的建筑高度是在三层及三层以下的住宅。
2、二类居住区:小区内的住宅以多、高层住宅为主。
二、两者居住区内的建筑属性不同。
1、一类居住区:小区内的建筑属独立式住宅。
2、二类居住区:小区内的住宅是以高层单元式居住建筑为主。
三、两者居住区内的分类有所不同。
1、一类居住区:它的分类中是没有保障性住宅用地的类别。
2、二类居住区:它的分类中是含有保障性住宅用地的类别。